深圳商報2019年07月19日訊 (記者魏沛娜)近日,《藝術永不眠——中國當代藝術的24小時》新書分享會在深圳萬象天地庫布里克書店舉行。該書作者、媒體人孫琳琳與藝術史學者呂澎一起聊藝術,聊寫作,解讀中國當代藝術。
談到為何要以“24小時”的結(jié)構成書,孫琳琳介紹說:“以24小時為邏輯來寫作,是要表達出中國當代藝術24小時不打烊、滿負荷運轉(zhuǎn)的狀態(tài)——國際化到?jīng)]有時差,勤奮到不眠不休,豐富到每天都有事情發(fā)生?!?/p>
由廣西師大出版社·新民說出版的《藝術永不眠》是第一本帶領讀者進入中國當代藝術現(xiàn)場的書,是一份展示藝術與中國社會方方面面關聯(lián)的田野調(diào)查文本。作為這個現(xiàn)場的一分子,呂澎認為這本書的最大特點,是極其生動的現(xiàn)場感——讀者在閱讀文字時,如同觀看一場藝術直播。“孫琳琳就是當代藝術的戰(zhàn)地記者,這12年來她一直在藝術前沿穿梭,進行報道也進行分析。呂澎認為,批評家或是媒體記者在寫藝術的時候,非常容易陷入過于嚴肅的分析,可是《藝術永不眠》就如同給了讀者一個鏡頭,讓你透過鏡頭直接觀察藝術家。”